甜叶菊组培育苗的意义与方式
|
时间:2012-04-03 18:22:59,点击:211 |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的离题器官、茎尖或细胞实行无菌操作,人工培养,使其再生产生完整植株。由于组织培养可以人为的严格控制植物生长条件,因此在快速繁殖,去除病毒、加速育种过程、种质资源保存和次生代谢产物生成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甜叶菊采取组织培养,能有效克服甜叶菊自花不育、种子结实率不高、质量差异大、种子保存期短、发芽率低、发芽时间差别大,幼苗生长缓慢等缺点。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通过茎尖培养产生大量腋芽,用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等,加快繁殖,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其次组织培养还可去除病毒、真菌和细菌侵害。目前,甜叶菊已发现叶斑病、白绢病、立枯病等侵害。这些病长期积累,会导致甜叶菊产量和含甙量下降。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科获得无病害种苗,提高抗逆性。甜叶菊的生长点去几乎不含或少量含有病毒,通过茎尖组织培养,就可以获得无病害的种苗。同时还可以去除真菌、细菌和线虫等,保证种苗健壮,提高抗逆能力。用组培法可将诱变和筛选出的优良系号快速繁殖,促进莱鲍迪甙A甙含量的提高,提高选择效率,以求得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
另外还可通过试管苗,将收集和保存现有甜叶菊混合群体的种质或引进新品种的种质加以保存,避免人为或自然淘汰,以丰富育种的原始材料。
甜叶菊组织培养流程与其它植物组织培养流程一样,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1)获得无菌外植体,建立无菌培养体系;(2)进行继代培养繁殖,分化产生新植株,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3)培养生根壮苗,形成完整植株;(4)练苗移栽,把试管苗移植到土壤中。 外植体与培养操作技术 材料的选择: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遗传信息,可以再生植株。但是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其再生能力差异很大。甜叶菊植株必须是生长健壮、洁净并且无病虫害的,一般取当年生长植株的茎尖或已展开的幼叶为主。因此此时形态分化建成,遗传性稳定、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且在发生区内没有维管束,容易获得无病毒植株。取材时间在湿度低的晴天进行。
外植体的消毒:栽培的甜叶菊植株其组织和器官可能带有微生物病菌,欲获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必须把造成污染的微生物除去,将采集的甜叶菊幼叶在流水中冲洗10min,去掉灰尘、泥土等。叶片表面有茸毛,有时须用毛刷轻微刷其叶表,以便除去微生物。然后把叶片置于烧杯中加入75%乙醇,3—5秒或30秒后去掉乙醇,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或用0.1%氯化汞、漂白粉上清液,选其中任何一种均可,消毒5—10min,用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将叶片切成0.25cm2大小,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
愈伤组织的诱导
芽分化 把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芽培养基继续培养,愈伤组织结构更加致密,颜色逐渐变绿,一个月后即可分化出芽。初生芽在分化培养基上通常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增植新芽,形成丛生苗。
根的分化及小苗移栽 小苗分化出来以后,长高到2—3cm时转移到分化根培养基上,一周左右即可长根,从而得到完整的甜叶菊小植株。
试管苗的根长到4—5mm时可以移栽。移栽前先将试管开盖,让其通风,并转移到室外阴凉无直射阳光处炼苗1—2天,使试管苗逐渐适应外界各种因素变化。在移栽到土壤前半天至一天内往试管内注入少量清水,以助琼脂的松散,便于移植。甜叶菊试管苗培养的主要环境是温度、湿度和光照。温度以23—27℃为宜,每天给予8—10h光照,强度为2000Lx。土壤不宜过湿,应保持宜耕环境。移栽初期需要一段时间加罩,然后逐渐揭开,直至适宜自然环境为止。当湿度过大时,小苗叶片可能出现吐水现象,应及时开罩换气,以防烂苗。 |
照片为Stevia Corp.公司总裁乔治•Blankenbaker(左)和新任命的水产养殖技术顾问安德鲁Kaelin(R)在中国的工厂广州得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FROM:http://www.technew.hk/stevia/?type=detail&id=1 (责任编辑:甜菊产业平台)